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支持经济创新 需创新商业银行业务模式
每经记者 张寿林
10月28日,北京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大学“2022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金鼎奖(金融)颁奖礼”在线上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研究院副院长银行业务成本提高,创新能否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黄益主要力量,从而保证我们的平支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一点非常重要。持经创新
黄益平提出,济创从经济循环的新需供给端看,金融支持经济创新,商业首先要金融创新。模式他进一步表示,北京在可预见的大学未来,商业银行仍是发展我国最主要的金融渠道,我们需要创新商业银行的研究院副院长银行业务业务模式,适应并支持经济创新。对此,在数字金融方面可以作很多探索。
黄益平提到,在新发展格局下,金融需发挥其应有作用,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他提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益有所减弱,体现于边际资本产出率,即每生产一个新的单位GDP,需要增加投入的资本,在2007年,这个数字约为3.5,目前几乎翻了一番,换言之,我们的金融效率已经打折近半。
金融效率若不能提高,那么即便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经济中,也难以换来以往的经济增长。这个局面如不扭转,将影响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黄益平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的成本提高,创新能否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而保证我们的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其中金融怎么支持创新,可以作出什么贡献?黄益平认为有几大要点。
第一是通过金融创新来支持经济创新。金融创新很重要的一项是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另一方面的创新内容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商业银行仍是最主要的金融渠道,我们需要创新商业银行的一些业务模式,使其适应和支持经济创新。
还有一方面的创新是近年比较红火的数字金融,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金融上面,可以更好服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除了这些金融创新,第二大要点就是市场化改革,其中一方面是要做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帮助他们获得贷款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要注重基于市场化的风险定价,商业银行才能把业务长期做下去。所以一系列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也很重要,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经济创新。
相关文章:
- 雨枫:蔚来是看销量,小鹏是看毛利率,理想主要是看它的纯电产品的发展
- 福州市出台技改新政 单个企业最高可享受贴息1200万元
- 外盘头条:Meta被罚4亿美元 福特和Rivian在美召回部分电动汽车 今冬欧洲航空公司破产风险增高
- 两市全天资金净流出近68亿元 有色金属板块资金净流入居前
- 多家基金公司上报北证50指数基金 包括易方达、华夏、富国、汇添富、南方、嘉实、招商等
- 二手劳力士价格大跌50万,一级市场为何还在涨价?
- 复星系“割肉”核心资产,年内套现规模超百亿
- 华闻集团又卖资产“回血”,上半年继续亏损,控股股东大量债务到期未还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 嘉宾共话变局下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合作
- 洽洽食品:对产品涨价比较谨慎 优先通过降本增效应对成本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