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华危机未解,“酱油老二”中炬高新业绩先崩了
炒股就看,酱油老二权威,姚振专业,华危及时,机未解中炬高绩先全面,新业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酱油老二
华夏时报记者 张瀚文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去年底的姚振产品提价举措未能拯救的全年业绩表现,也未能阻止公司股价不断下挫,华危进而导致控股股东的机未解中炬高绩先质押股份部分被平仓、被动减持。新业
4月24日,酱油老二“酱油老二”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炬高新”)发布2021年报,姚振营收录得51.16亿元,华危同比下降0.15%;净利润录得7.42亿元,机未解中炬高绩先同比下降16.63%,新业业绩表现下滑明显。
另外,随着中炬高新股价下行,其控股股东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山润田”)质押的股份被动减持的风险也在加剧。4月21日,其发布被动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因借款合同纠纷冻结,中山润田不超过2460万股的股份将被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减持比例不超过3.09%,在此公告发布前,中山润田股份已发生多次被动减持,姚振华的“宝能系”阵营中还能否留得住这家调味品公司,备受外界关注。
净利大幅下滑
中炬高新的主营业务——调味品业务竟在2021年成了业绩的拖累。
4月24日,中炬高新发布2021年报显示,其营收录得51.16亿元,同比下降0.15%;净利润录得7.42亿元,同比下降16.63%;扣非净利录得7.18亿元,同比下降19.98%。营收、净利“双降”。
分产品来看,中炬高新的调味品业务营收45.7亿元,同比减少7.41%,在总营收中占比近九成;园区及房地产开发运营收入4.1亿元,同比增加369.08%;皮带轮及汽车、摩托车配件收入7822.54万元,同比增长53.11%。
除了营收、净利“双降”外,需要指出的是,中炬高新调味品业务的毛利率也有了较大下滑,同比下降4.99个百分点至33.08%。财报显示,主营调味品业务的美味鲜当期销售收入46.18亿元,同比下降7.24%;营业成本为30.73亿元,同比增幅0.13%,财报中给出的解释为总体产量减少及主要原材料黄豆、辅料采购单价上涨综合影响。
但与中炬高新同行业的“酱茅”的毛利率表现稍有不同。与美味鲜营业成本仅微增0.13%形成对比的是,同样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的海天味业在2021年营业成本同比大增16.3%,营收同比增长9.09%,毛利率则减少3.73个百分点至39.78%,比中炬高新高6.7个百分点。
事实上,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也引发了去年的一波调味品“涨价潮”。10月中旬,海天味业宣布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7%不等;中炬高新也于11月末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品类超过全部产品的70%,平均提价幅度3-10%。
但提价动作为中炬高新带来的盈利改善并不明显。与年报一同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录得营收13.47亿元,同比增长6.63%;录得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9.46%;扣非净利录得1.55亿元,同比下降8.59%。
值得关注的是,与产品动销相关的数据疲软。2021年,中炬高新调味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同比下滑4.2%和4.23%,库存量却同比增加8.2%。
4月26日,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炬高新与海天味业之间存在差距更多是因为调味品行业存在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因为海天味业相比中炬高新在渠道环节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在终端零售环节也会拥有更好、更多的展位以及更多促销空间,因此作为龙头企业的海天味业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中炬高新调味品业务的毛利率下滑与营收表现有很大的关联。尽管其成本涨幅不大,但销售收入下滑较大的话,也会对毛利率施加不利影响。”李应涛补充道。
4月25日,《华夏时报》记者致函中炬高新方面询问2021年及2022一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大股东被动减持风险犹在
与中炬高新业绩同样不稳当的,还有控股股东、姚振华的“宝能系”公司中山润田所持有的股份。
4月21日,中炬高新发布《控股股东被动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称,其收到中山润田《告知函》,中山润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所持公司股份分别于4月13日、4月14日和4月15日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方式被卖出了195万股。本次拟减持股份数不超过24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09%。
据此前《华夏时报》报道,该笔交易源于中炬高新今年2月21日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收到执行裁定书的公告》。公告显示,中山润田与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之间存在借款合同纠纷,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其所持有的公司非限售流通股26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3%。
截至4月21日,中山润田持有股份1.64亿股,占总股本的20.56%,若此次中山润田占总股本3.09%的股份被动减持成功,其持有的中炬高新股份比例将与二股东中山火炬之间的持股差距进一步缩减。2022年显示,中山火炬持股比例为10.72%。
需要注意的是,中山润田持有超八成的股份处于质押状态,存在被动减持风险。公告显示,2021年8月9日至2022年4月15日,中山润田共被动减持7次,减持数量约3539.4万股,减持比例为4.44%。
在4月26日的在中炬高新业绩说明会上,《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询问中炬高新总经理李翠旭中山润田是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平仓风险,对方的回答为:“中炬高新是股东方的核心资产,股东表示积极维护控制权稳定。股东方以‘产业报国’为理念,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实业,随着房地产和疫情影响,出现流动性困难。股东方表示未来通过加大地产销售回笼资金,同时推出八项资产处置计划,目前都在有序解决。”
去年10月底,宝能系提出一份资产处置计划,宣布计划出售深圳宝能中心等八大资产项目,自称评估价值超1000亿元,预计在三至四个月内回款约200亿元。但在中炬高新2月披露的公告中显示,截至2021年末,资产出售实现回笼约60亿元,仅完成回款计划的30%。
潮汕商人姚振华因“宝万之争”而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他现在持有的中炬高新股份也是其通过旗下公司前海人寿在资本市场集中竞价获得,进而在2019年成为公司实控人。但如今深陷流动性危机的宝能自保已属不易,姚振华如何筹措资金保住中炬高新还是未知。
发布年报次日,4月25日,中炬高新股价低开低走,收于24.73元/股,当日跌幅达8.24%,股价年内跌幅已达34.87%。4月26日,截至记者发稿,中炬高新盘中收于25.58元/股,涨幅为3.44%,股价年内跌幅已达32.63%。
相关文章:
- 欧洲央行Centeno认为12月放慢加息步伐的许多条件已经具备
- 陕西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贾增科被查
- 地标“广州圆”被拍卖:曾被评为最丑建筑,持有者多次登上胡润富豪榜
- 北京丰台:集中隔离点山西大厦陆续发现阳性人员,拟提升改造通排风系统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11月22日:A股走势略分化,创业板跌幅超1%
- 一则消息带崩460亿市值 智飞生物、万泰生物遭遇市场“暴击”
- 上海市政协委员注册成骑手,跑了半个月只为市民送药,送完第一单眼泪就打转…
- 大中华区半年卖了156亿!优衣库在华提速下沉,新开门店过半锁定三四线城市
- 俞敏洪称新东方的管理会议有两件事必不可少:一是野外徒步 二是喝顿大酒
- 央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
相关推荐:
- 保险资金如何投资“专精特新”企业?中保投资贾飙提了这些建议
- 巴克莱:美国旅游需求快速复苏 上调达美航空目标价至60美元
-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地产债投资私募乐观公募谨慎
- “严重农业供应冲击”正在到来?玉米价格飙升创下十年新高
- 企业灵活运用交割实现远销和接货 前10月商品期货交割量出现井喷
- 莎莎国际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的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按年上升1.9%至8.34亿港元
- 美国因疫情反弹再次延长公共交通“口罩令”
- 香港旅发局:3月访港旅客同比下跌73% 将尽快推广多项活动
- 刚刚!刘强东全员信:京东高管降薪10%-20%!威马有人工资砍半仍年入百万?
- 金山云(KC.US)任命曲静渊女士为独立董事
- 近30万股民“无眠”?刚刚,股价真崩了!更有突发大风暴
- 个人养老金理财初期产品由参与机构筛选或发行 机构建议明确准入退出细则
- 62岁农行宿将罗熹正式掌舵人保寿险!年内将帅齐换,组织架构大调整…
- 吴奇隆、蔡徐坤、华晨宇、李宇春……明星爱上专利,粉丝支持正版
-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 泸州老窖重回前三难了!营收116亿仅排第五,刘淼的愿望又要落空?
- 年近90的浙大教授设立两项百万基金,只为实现这些心愿
- 中国人寿集团:坚决彻底肃清王滨流毒和恶劣影响
- 工信部周平军:数字化赋能 推动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 泸州老窖半年营收首破百亿大关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